月入十万的搬砖项目,很low却赚钱
说起地推项目,最早我在大一得时候就开始干了。
这个项目给我创业初期不仅积累了大量得资金,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,而且积累了初期的创业经验。
做地推项目,或许有些人看不起,但不乏非常多的大佬,在里面闷声发大财的。
这里分享下,我当初做地推项目的故事经历,和总结下来的个人经验感悟。
这项目是在大一的时候开始做的,最早是有一天有个做大众点评APP推广的同学,来我们宿舍推广。
只要下载一个APP,并手机注册成功,即可免费获得一瓶3元的汽水。
当时觉得好奇,就下载了这个APP,然后和这个同学聊了下。
原来每下载一单,即可获得5元的奖励,这汽水批发过来的成本也就1块多钱,那么每下载成功一个APP,能获得3块多的利润。
一天下来,吃苦点,找四五十个人下载成功不难的,每天能赚将近200块钱。
那时候偶尔会去外面发传单,我一听就来劲了,这发传单一天也就赚个80块钱,还得坐老远的公交,还得饱受日晒雨淋的。
这APP推广,可谓是足不出户,就在学校推广下,一天就能赚200块钱。
这在想着怎么去找这种APP推广的业务,宿舍楼上有个兄弟,因为机缘巧合吧,在哪听说过我的。直接跑来我宿舍,跟我说现在有个项目很赚钱,问我有没兴趣干。
这听起来,有点像传销的味道,主要不咋认识,然后他给我一介绍,具体是什么项目。
原来就是这大众点评APP推广,那时候百团大战非常凶,尤其是和美团竞争市场,打得不可开交。
加上大众点评,获得了6000万的新一轮融资,开始了花钱疯狂砸市场,带来了APP推广的机会红利。
如果直接是一手单子的话,那么10块钱一单,自己招兼职推,或者是招代理推,中间的利润空间都很高。
这哥们来的时候,很直接地表达了合作的意思,因为那时候宁波市场还很大,没有具体的人去大规模的推。
然后大众点评把这块推广业务,是专门包给了一个江苏常州的服务商。那时候我进场的时候,已经不早了,恰逢大众点评APP推广改革。
没过几天,全国所有代理都去常州开会。除了我和这哥们,其中还叫了一个同校的同学,这兄弟到后来更牛逼了。不仅大学靠自己赚的钱,在上海、成都买房了,而且毕业后开金融公司。
低调、沉稳是我后来和他深入相处的过程中,给我留下的印象。那次去常州收获非常大,第一次坐高铁,大概3个多小时就到了,一下高铁站,就看到各种关于“常州恐龙园”的广告。
、接待我们的是那边服务商公司的总监,下午到的,请我们吃了个简单的自助餐。
晚上并没有一开始就给我们讲解,这大众点评APP推广市场有多大,而是专门请了个培训老师过来,给我们讲了一堂深刻的创业课。
这堂课的主题为“性格色彩”,其实内容主要是来源于乐嘉老师的《性格色彩》那本书。
那位老师晚上连续分享了3个小时,实在是太棒了,我之前情商其实一直很低,对自己也不太了解,那天晚上的课,给我后来创业路上识人用人,带来的价值无法估量。
那位老师,在给我们分享完之后,服务商开始给我们讲解大众点评APP推广的事宜。
过去只要下载注册就行了,而现在更严格了,因为出现了不少人“刷量”的情形,所以之后,不仅要下载注册,还得让用户花一分钱随意购买一件产品。
当然这产品,成本在5元左右,并且是大众点评出钱。我们可以自己回去找校园商家谈,如奶茶店老板,学生在这里花一分钱即可购买5元左右的奶茶,钱由大众点评补贴。
这难度虽然增加了,但礼品问题也解决了,总体来说当然还是不如以前好推广。
当时全国各地过来的朋友,江苏的最多,其他的还有从贵州、重庆、湖北赶过来的。
他们这里面大多数是之前推广过的APP,是第一批吃到肉的人。
干的一般的月入两三万,干得好的月入十几万的也有。
其中一个做校园旅游的兄弟,就坐我旁边,他当时每月五六万,月收入比学校里的旅行社都高多了。
回来之后,我和另外那两个朋友,就开始策划这个到底该怎么玩。
因为涉及到消费,并且当时做这块没一点经验,所以我们前期花了不少时间。等工作测试成熟了,这大众点评官方又变换了新的规则,进一步增加难度。
前后没赚多少钱,第一次做项目,算是失败告终。
虽然失败了,但认识了那两个带我的兄弟,他们都是很有胆识的人,后来我们开始自己去网上找相类似的APP推广项目。
这块的项目需求,简直是数不胜数,佣金有的很高,高到30块钱一个人。
第二次接到的地推高价项目,是证券推广,那时候也是有个同班同学,他家有个亲戚在证券公司上班,做主管,有新用户注册量的业绩压力。